一、研究院简介
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齐河县人民政府与山东大学联合共建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成立于2016年12月,位于齐河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牵引动力的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发与产业化机构。
研究院为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基地与科研条件保障。研究院围绕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及高端装备等领域,开展工程探测技术及装备、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工程支护新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在地下工程灾害防控新技术及装备等方面形成相应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产品销售产业化集群,打造国际一流的地下工程灾害防控研发中心和成果产业化基地,培育成果转化公司。
二、研究院发展
(一)基础建设方面。研究院于齐河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拥有实验室及配套办公楼,总面积达15000㎡。现有山东大学投入宽大裂隙注浆堵水模型试验装置、运营隧道病害检测系列机器人、隧道岩体结构信息无人化扫描装备、盾构壁后注浆验证平台、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模型试验、微震监测物理试验、岩体结构探测机器人、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前兆试验装置、“拉-压-剪”多功能岩石力学试验机、溶洞充填材料特性研究室内试验、多功能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演化数控模拟装备、真三轴模拟实验装备,机械水力联合破岩大型试验装置、盾构同步注浆效果及管片质量智能检测装备、1000kN竖向伺服加载系统和水平1000kN横向伺服加载系统等10余套大型装备,设备原值5000万余元。自有高精度三维隧道扫描仪等多套高端设备,原值370万余元。
(二)科技平台方面。目前研究院拥有市级研发平台1个,省级研发平台2个。自成立之日起,通过在科研场地、人才、科研成果等多方面的积累。2018年获批德州市地下工程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2019年与山东大学联合获批山东省工程智能勘探装备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研究院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实现了自助申报省级平台的新突破。
(三)产品研发方面,研发了地下工程新型高端装备11套。包含隧道岩体结构信息无人化扫描装备、机械联合破岩大型试验装置、盾构同步注浆效果及管片质量智能检测装备、钻孔灌注桩桩顶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装备、城市固体废弃物挤压固化预制成桩装备、1000kN竖向伺服加载系统、盾构隧道表观病害检测机器人、盾构同步注浆效果及管片质量智能检测装备、水力-机械联合破岩试验装置,充填介质特性及渗透失稳机理研究试验装置和水平1000kN横向伺服加载系统等多套装备。在注浆、封堵、破岩、隧道探测、固废再利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四)成果专利方面。以研究院为申请单位授权“一种地下工程围岩危石垮塌模拟用平台、模拟系统及方法”、“用于桩基础的并联式深部多点静力水准测量系统及方法”、“一种土体沉降分层监测装置及安装方法、使用方法”、“一种适用于地震波探测的震源连续激发装置及工作方法”、“一种覆盖型岩溶塌陷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8项,申请及撰写中发明专利20余项。以参与单位发表《Numerical analysis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model test of filling- type fracture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等论文近20篇。
(五)科技奖励方面。获得各类科技奖励4项,其中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岩溶地层复杂岩溶构造定位定量精细成像与靶向控灾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20年度德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院为主要参与单位的“复杂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超大跨度隧道岩体结构精细探查与爆破动力垮塌灾害控制关键技术”获得2021年度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泉域地层轨道交通安全建造与智慧监测关键技术”获得2021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复杂环境工程岩体灾变多尺度测试装备与演化模拟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